您好,欢迎访问2025第十七届世界太阳能光伏暨储能产业博览会【广州光伏展会】网站!


展示产品

联系我们

电 话:185 1808 0956
邮 箱:expo1518@163.com
地 点: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馆B区 在线咨询

国网经营区:上半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9615万千瓦

国网经营区:上半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9615万千瓦

发布日期:2024-07-13 浏览次数:202

7月11日,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,发布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4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介绍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展情况,总结公司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,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,发布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国网行动和倡议,介绍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有关情况。

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,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决策部署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,引领带动源网荷储全环节综合施策,全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。

《报告》详细介绍了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新能源发展情况,系统阐释了国家电网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履责意愿,从电源并网、电网建设、调度运行、市场交易、技术创新5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点举措和创新实践,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,并发布服务新能源发展的国网行动和倡议。

2023年,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并网消纳主要呈现四个特点:装机规模再上新台阶,经营区全年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2.26亿千瓦,新增规模约为2023年底美国新能源累计装机的80%、德国的1.5倍;分布式电源成为增长主体。累计新能源装机达到8.7亿千瓦,占电源总装机的37.7%,同比提高6.1个百分点;电力电量屡创新高,全年新能源发电量1.2万亿千瓦时,占总发电量的16.9%,同比提高2.0个百分点;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,新能源利用率97.4%,连续4年保持在97%以上。

2023年,国家电网公司综合施策,从5方面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。

发挥电网平台功能,做好并网服务。坚持“全网统筹、保量稳率”,积极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,加快配套电网工程建设,科学服务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,保障新能源“应并尽并、能并早并”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,为新能源场站提供线上服务。

加快电网建设,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。持续加强新能源接网和送出工程建设,累计建成“19交16直”特高压输电工程;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,满足各类分布式电源并网和运行需要;加快推进调节能力建设,在运在建抽水蓄能装机9404万千瓦,服务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新型储能发展;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。

加强全网统一调度,提升系统消纳水平。全力服务新能源建设投产、安全运行和高效利用,精心调度、度电必争,持续加强全网统一调度,推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,强化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能力,充分发挥新能源保供增供作用,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,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。

扩大市场交易规模,深挖新能源消纳潜能。加快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,完善市场规则和机制,强化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,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服务电力保供和转型;服务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运行,更好适应新能源参与市场需要,积极开展风光水火打捆交易、发电权交易、新能源优先替代等多种交易,2023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5515亿千瓦时,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5%。

开展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。持续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,开展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攻关,加大新能源领域科技研发投入,组织开展163项科技项目研究;进一步推动完善新能源标准体系,主导制定国际标准7项,国家标准17项;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交流,与各方共同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。

2024年上半年,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、高效消纳的良好态势。新增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9615万千瓦,同比增长18%;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4462万千瓦,同比增长18%。新能源发电量734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8%。新能源利用率96.2%,继续保持较高水平。

按照国家规划,到2025年、2030年,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分别达到20%、25%左右,电源结构持续清洁化,新型电网建设加快推进,电力需求较快增长,储能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,政策机制和市场建设稳步推进。国家电网公司将坚决扛牢电网责任,统筹保供与转型,推进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、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、加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、加强调节能力建设、加强电力调控体系建设、加强负荷管理体系建设、加强全社会节能提效、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、加强配套政策机制研究、加强统筹协调与管理创新10项工作,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。



185 1808 0956